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近日发表讲话,就近期经济数据和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最新的经济数据,特别是1月份CPI上涨0.5%,略微令人失望,但这并不足以支持目前降息。他指出,美联储更关注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的预测显示通胀压力相对温和,核心PCE预计1月份上涨约0.25%,同比上涨2.6%。
沃勒和部分美联储官员对CPI数据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季节性调整表示怀疑。他指出,过去几年,通胀数据在年初往往出现较高趋势,这引发了对数据中是否存在“残留季节性”的担忧,即统计学家可能尚未完全纠正某些价格中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这种季节性波动可能会掩盖通胀的真实趋势。美国劳工统计局一直努力从数据中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沃勒认为,鉴于经济的快速变化,这种调整可能存在滞后性,导致数据出现偏差。费城联储主席帕特里克·哈克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指出过去十年,1月份的CPI通胀率有九成意外上涨。
沃勒表示,他将密切关注未来数据,以判断是残留的季节性因素还是其他问题导致了1月份CPI的意外上涨。但他强调,无论如何,目前的数据都不支持降息。他认为,如果2024年的经济形势与2023年类似,那么在今年某个时候降息将是合适的。
除了对通胀的分析,沃勒还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评估。他认为,美国经济状况稳健,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虽然他承认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他警告不要因此而推迟美联储对经济数据的反应。他认为,等待经济不确定性消散只会导致政策瘫痪。
最后,沃勒重申了他对美国政府征收关税影响的预期,即其对价格的影响只会小幅提高,且不会持续。他承认,这些政策的影响可能比他预期的要大,但同时指出,其他正在讨论的政策可能会产生积极的供应效应,并对通胀施加下行压力。
总而言之,沃勒的讲话体现了美联储在应对通胀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他强调了关注潜在通胀趋势而非短期波动的重要性,并提醒决策者要避免因不确定性而导致政策瘫痪。他同时表达了对数据质量和季节性调整的担忧,这为未来美联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对通胀走势的分歧和对经济数据解读的复杂性。未来,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通胀数据更深入的分析和对经济形势更准确的判断。